Tag: 饑餓感
-
「饑餓感」與「飽肚感」
「饑餓感」與「飽肚感」是人體的一種調節機制,可是現代繁忙生活及壓力,令都市人很容易就會與肚餓及飽肚的感覺失去聯繫,導致暴飲暴食的出現。饑餓感可分為兩種,生理上及心理上,生理上的就是正常肚子打鼓的肚餓,而心理上,可以是到時到候例行的、情緒化的、或者是環境造成的。進食前先知道自己感受到的是哪一種的肚餓很重要,如果不是生理上的肚餓的話,其實進食根本不是必須的,請嘗試以其他方法去滿足自己的需求。 其實習慣及情緒經常會控制一個人何時吃以以及吃甚麼,要取回自主控制權需要的是時間及練習,一開始可能會對將自己調整代入身體的饑餓感與飽肚感感到困難,你可能需要有規律的進食膳食或小食,並持續幾星期或者幾個月,直至學懂信任身體的訊號。 有聽過生理饑餓比例尺嗎?這是一個由0到10的打分比例尺,0代表非常肚餓,5代表舒適自在,而10代表已經塞得不能再滿。請在進食前、進食中途、以及進食後,都給自己打一個分數,如果你打了4分或是以下,證明你還是肚餓,如果你打了5分或是以上,證明你己經不肚餓了。當你不是因為感受到生理上肚餓的而進食,你將會比較難以享受食物,同時亦可能會更容易過份進食,因為你無法感覺到生理饑餓比例尺上由肚餓至舒適的改變。 最後,幾個提醒,如果你在正常的用膳時間並不感到肚餓,可以做一些你享受或者需要做的事,並於之後才進食。如果你不能判別自己是否肚餓,可嘗試飲一杯水,有可能你是口渴了而並非肚餓。要記住你的胃口是有可能會每天都有變化的,跟從自己身體的感覺,清楚認知饑餓感與飽肚感,避免暴飲暴食或過份進食。